您好,欢迎光临食品伙伴网学习平台!
| 返回食品伙伴网 | 学生平台
 

钱和:自然融汇思政元素 精心培育食安人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8-15  浏览次数:763
   课程思政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是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的重大创新,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如何挖掘思政元素?如何让思政元素顺势内生?如何实现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协同育人?

  在2023年8月3-4日山东烟台举办的“首届食品行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研讨会”上,我们特别邀请了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钱和现场与大家分享《自然融汇思政元素精心培育食安人才》,在报告中钱和教授以食品安全课程思政课为切入点,分别从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意义、专业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和融入、思政目标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标准”、食品安全课程思政的方法与案例等四个方面作了详细论述。

  PART.1  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意义

  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

  (1)家国情怀:责任与担当

  党和国家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坚持等

  (2)个人品格:如何做人

  诚信服务、爱岗敬业、法治观念、责任意识等

  (3)科学观:如何做事

  认知观和方法论、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钻研勤奋、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学术诚信等

  专业课程思政的意义

  (1)食品安全课程实践性强,同生产实习和食品供应链相结合。课程思政有利于提高学生今后适应工作岗位、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2)食品安全课程素材鲜活,具有针对性、可读性、实效性,可与课程思政产生协司效应,提高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3)食品安全课程以统编教材为依据,可保证思政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司时也利于集体备课,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效果。

  PART.2  专业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和融入

  发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1)从知识点中发掘思政元素:

  知识的来源和发展、技术应用、产业与市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知识内涵的价值观、哲学、思想、思维、逻辑、情感

  (2)价值模块整合:

  知识模块重组、广度延伸、深度解读、德育内涵发掘

  由一个“知识-思政”点,发展到多个“知识-思政”点

  由多个“知识-思政”点,形成一条“思政线”

  由多条“思政线”,形成一个“思政面”,与专业理论和知识融为一体

  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拓展

  (3)发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元素:

  认识论、方法论、自然辩证法的思路和方法

  思维方式(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启发与建立

  (4)讲故事的形式:(从中发掘价值观)

  食品安全事件剖析、知识点,学科发展史,教师个人的经历

  (5)失败的教训、警示性的问题:

  多维度分析原因(术、道、德,主客观原因)对学生心理和情感的影响

  对教科书内容进行拓展

  (6)“反面教材”的应用:

  剖析“流言”,思考和比较,提高辨识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7)以针对性问题为线索:

  提出当前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和难点——解决办法——要呈现的价值观和思维

  (8)教学材料选择:

  中国元素,中国事情,中国政策、意识、文化,价值观追求

  其他

  (9)实验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实验课是思政元素承载量最大、项目最多、频度最大的承载体。

  制度敬畏与自觉遵守,客观、严谨、细致的科学观训练,团队协作,发现与质疑,创新思维。

  (10)制定与课程相关的制度、规范,仪式、教学流程

 PART.3  思政目标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标准”

  自然融汇

  钱和教授认为课程思政既要自然融汇思政元素,又要能产生化学反应,不要物理焊接,更不要堆砌。

  (1)学生能自然接受,认为就是课程的一部分。

  (2)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3)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内动力。

  (4)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与深化。

 PART.4  食品安全课程思政的方法与案例

  钱和教授以食品安全课程为抓手,多角度、全方面讲述了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

  1.挖掘专业课程的内涵,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食品安全的特点:

  ○时空维度的广泛性——让学生逐一分析食品链各环节的危害

  空间:食品安全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包括农田/养殖场、原料运输、原料储存、生产、销售等环节。如,从养殖场到餐桌,从农场到餐叉,从种子到食品等等。

  时间:食品需要经过原料生产、加工和消费阶段来完成其产品的生命过程。

  ○食品安全的复杂性——培养高级思维能力:从点,到线,再到面(二维),到三维。食品安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食品生产和生产链的特征、消费者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关注、人群的组织性和情境连续性,因此食品安全管理相当复杂。

  ○存在状态和人类行为的不确定性——培养应对风险的意识和能力。食品系统和人类系统都有自身的动态行为,因而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

  ?食品安全的涵义:

  食品安全属于公共安全范畴,如国防安全、消防安全、……

  那么,安全的内涵是什么?

  西方政治学家一般采用法语的解释,将“安全”推演为:一种客观上没有威胁,主观上没有恐惧感的科学概念。

  讨论:如何应对食品安全舆情,如何应对传言?

  ?安全意味着什么:

  安全”二字构画的是“民安国泰”的社会结构图。

  思考:基于中西方思维习惯,文化差异性,讨论如何互相学习和借鉴,讨论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机制?

  2.多角度剖析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广度

  ?从公共安全的角度分析:

  食品安全属于公共安全范畴,如国防安全、消防安全……那么,安全的内涵是什么?

  西方政治学家一般采用法语的解释,将“安全”定义为:一种客观上没有威胁,主观上没有恐惧感的科学概念。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食品安全定义是变化的

  思考如何在变化的世界中与时俱进,从跟跑,到并跑,进而成为领跑者,成为定义者,成为制定标准和规章的人?

  ?从宏观角度理解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food safety):食品供给能够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包括产量安全:——解决吃饱的问题,生存的需要;质量安全:——解决吃好的问题,健康的需要;营养安全:——解决营养失衡与肥胖等问题,长寿的需要;可持续安全:——解决明天吃什么的问题,子孙后代吃什么

  3.以食品安全历史为镜,学会基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食品安全问题与法律法规建设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当食品成为商品时食品安全问题就产生了对吗?

  ?美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发展历程背景:

  ○第一阶段:从1880年到20世纪中前期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初期,食品行业掺假、欺诈现象泛滥。反换假运动的成果就是一系列与防止低劣、掺假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出台。

  ○第二阶段:20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化学性危害开始进入食品链。

  ○第三阶段:21世纪至今,化学性危害诱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新的危害(耐药性微生物、食品过敏、生物恐怖等)出现。

  三本书改写美国食品安全历史:文学家、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屠场》(辛克莱,1906):食品卫生和FDA

  卫生是食品安全最直观最基本的衡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