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是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的重大创新,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如何挖掘思政元素?如何让思政元素顺势内生?如何实现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协同育人?
在2023年8月3-4日山东烟台举办的“首届食品行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研讨会”上,我们特别邀请了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钱和现场与大家分享《自然融汇思政元素精心培育食安人才》,在报告中钱和教授以食品安全课程思政课为切入点,分别从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意义、专业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和融入、思政目标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标准”、食品安全课程思政的方法与案例等四个方面作了详细论述。
PART.1 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意义
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
(1)家国情怀:责任与担当
党和国家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坚持等
(2)个人品格:如何做人
诚信服务、爱岗敬业、法治观念、责任意识等
(3)科学观:如何做事
认知观和方法论、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钻研勤奋、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学术诚信等
专业课程思政的意义
(1)食品安全课程实践性强,同生产实习和食品供应链相结合。课程思政有利于提高学生今后适应工作岗位、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2)食品安全课程素材鲜活,具有针对性、可读性、实效性,可与课程思政产生协司效应,提高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3)食品安全课程以统编教材为依据,可保证思政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司时也利于集体备课,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效果。
PART.2 专业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和融入
发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1)从知识点中发掘思政元素:
知识的来源和发展、技术应用、产业与市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知识内涵的价值观、哲学、思想、思维、逻辑、情感
(2)价值模块整合:
知识模块重组、广度延伸、深度解读、德育内涵发掘
由一个“知识-思政”点,发展到多个“知识-思政”点
由多个“知识-思政”点,形成一条“思政线”
由多条“思政线”,形成一个“思政面”,与专业理论和知识融为一体
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拓展
(3)发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元素:
认识论、方法论、自然辩证法的思路和方法
思维方式(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启发与建立
(4)讲故事的形式:(从中发掘价值观)
食品安全事件剖析、知识点,学科发展史,教师个人的经历
(5)失败的教训、警示性的问题:
多维度分析原因(术、道、德,主客观原因)对学生心理和情感的影响
对教科书内容进行拓展
(6)“反面教材”的应用:
剖析“流言”,思考和比较,提高辨识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7)以针对性问题为线索:
提出当前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和难点——解决办法——要呈现的价值观和思维
(8)教学材料选择:
中国元素,中国事情,中国政策、意识、文化,价值观追求
其他
(9)实验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实验课是思政元素承载量最大、项目最多、频度最大的承载体。
制度敬畏与自觉遵守,客观、严谨、细致的科学观训练,团队协作,发现与质疑,创新思维。
(10)制定与课程相关的制度、规范,仪式、教学流程
PART.3 思政目标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标准”
自然融汇
钱和教授认为课程思政既要自然融汇思政元素,又要能产生化学反应,不要物理焊接,更不要堆砌。
(1)学生能自然接受,认为就是课程的一部分。
(2)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3)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内动力。
(4)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与深化。
PART.4 食品安全课程思政的方法与案例
钱和教授以食品安全课程为抓手,多角度、全方面讲述了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
1.挖掘专业课程的内涵,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食品安全的特点:
○时空维度的广泛性——让学生逐一分析食品链各环节的危害
空间:食品安全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包括农田/养殖场、原料运输、原料储存、生产、销售等环节。如,从养殖场到餐桌,从农场到餐叉,从种子到食品等等。
时间:食品需要经过原料生产、加工和消费阶段来完成其产品的生命过程。
○食品安全的复杂性——培养高级思维能力:从点,到线,再到面(二维),到三维。食品安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食品生产和生产链的特征、消费者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关注、人群的组织性和情境连续性,因此食品安全管理相当复杂。
○存在状态和人类行为的不确定性——培养应对风险的意识和能力。食品系统和人类系统都有自身的动态行为,因而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
?食品安全的涵义:
食品安全属于公共安全范畴,如国防安全、消防安全、……
那么,安全的内涵是什么?
西方政治学家一般采用法语的解释,将“安全”推演为:一种客观上没有威胁,主观上没有恐惧感的科学概念。
讨论:如何应对食品安全舆情,如何应对传言?
?安全意味着什么:
安全”二字构画的是“民安国泰”的社会结构图。
思考:基于中西方思维习惯,文化差异性,讨论如何互相学习和借鉴,讨论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机制?
2.多角度剖析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广度
?从公共安全的角度分析:
食品安全属于公共安全范畴,如国防安全、消防安全……那么,安全的内涵是什么?
西方政治学家一般采用法语的解释,将“安全”定义为:一种客观上没有威胁,主观上没有恐惧感的科学概念。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食品安全定义是变化的
思考如何在变化的世界中与时俱进,从跟跑,到并跑,进而成为领跑者,成为定义者,成为制定标准和规章的人?
?从宏观角度理解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food safety):食品供给能够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包括产量安全:——解决吃饱的问题,生存的需要;质量安全:——解决吃好的问题,健康的需要;营养安全:——解决营养失衡与肥胖等问题,长寿的需要;可持续安全:——解决明天吃什么的问题,子孙后代吃什么
3.以食品安全历史为镜,学会基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食品安全问题与法律法规建设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当食品成为商品时食品安全问题就产生了对吗?
?美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发展历程背景:
○第一阶段:从1880年到20世纪中前期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初期,食品行业掺假、欺诈现象泛滥。反换假运动的成果就是一系列与防止低劣、掺假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出台。
○第二阶段:20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化学性危害开始进入食品链。
○第三阶段:21世纪至今,化学性危害诱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新的危害(耐药性微生物、食品过敏、生物恐怖等)出现。
三本书改写美国食品安全历史:文学家、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屠场》(辛克莱,1906):食品卫生和FDA
卫生是食品安全最直观最基本的衡量标准;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 王守伟教授级高工、朱秋劲教授:基于内源蛋白酶通过钠替代结合介导腌制减钠策略
-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生物学团队揭示转录因子OsSNAC1正向调控水稻硝酸根吸收的分子机制
- 淡水中心在吉富罗非鱼抗链球菌感染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 云南省“咖啡果皮成分分析及综合利用研究”科技计划项目通过验收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中心在大口黑鲈鱼粉替代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 中国农业科学院|食物营养与功能性食品创新团队研发大豆蛋白稳定的纳豆激酶W/O/W双重乳液包载体系
- 华中农大张椿雨教授团队和华中科大栗茂腾教授团队联合研究取得新进展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首次发现玉米中存在乳酸化修饰及其干旱胁迫响应功能
- 中国农业科学院|谷物加工与品质调控团队揭示食品加工过程中淀粉和多酚的复合方式对多酚体内释放的影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