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评估了结合定量脂质组学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方法鉴别羊肉品种和部位来源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脂质组学可以筛选出可作为识别不同品种来源羊肉潜在生物标志物的12种脂质分子,以及作为识别不同部位来源羊肉潜在生物标志物的7种脂质分子。在对小规模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展现出的预测结果十分理想,羊肉品种和部位来源鉴别准确率均高达100%。该研究成果有望为羊肉真伪鉴别提供新的可靠技术支撑。
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食品领域Top期刊《Food Chemistry》(JCR一区,IF=8.8)上。肉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创新团队中爱联合培养博士生刘崇歆为论文第一作者,陈丽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2100500)和河北省级科技计划高水平人才团队建设专项(215A7101D)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3.1379402023年11月16日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