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本实验采用乳液模板法制备双网络乳液凝胶,将咖啡皮樱桃果皮多糖(CCP)和海藻酸钠(SA)水溶液作为水性,玉米油作为油相。将水相与油相依次加入高速剪切乳化机中,形成稳定的水包油(O/W)型乳液体系。通过在得到的乳液中添加CaCl2溶液形成乳液凝胶。CCP/SA乳液凝胶形成机制可分为两个关键步骤:首先,利用多糖自身的乳化性制备双网络乳液,探究CCP与SA最适交联的浓度比例。其次,通过多糖与钙离子交联反应,形成“蛋盒模型”,制备乳液凝胶。这一系列反应过程确保了乳液凝胶的完整性和机械强度。该体系对姜黄素具有高效包埋(包埋率79.52%),并能在储存、加热及紫外照射过程中有效保护活性物,减少其损失。研究结果证明,该双多糖乳液凝胶可作为高效的姜黄素递送载体,为天然多糖在功能食品与口服药物递送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策略。
在研究乳液凝胶之前,首先制备双网络乳液,以研究不同CCP/SA比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图1a),乳液稳定性(图1d)分析表明,在CCP/SA比为3:2时,乳液稳定性达到最佳,这可能是由于CCP和SA之间的氢键增强了稳定性。两种多糖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液滴尺寸更小、更均匀(图1f和g),这可能是由于液滴之间的静电排斥力减弱导致絮凝减少。根据Stokes定律,较小的液滴有助于增强乳液的稳定性。乳液稳定性评价表明,CCP和SA在最适比例下形成的互穿网络使结构更加紧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储存稳定性。
创新性/应用前景
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咖啡樱桃果皮多糖(CCP)和海藻酸钠(SA)的双网络乳液凝胶体系(C3S2EG)。在Ca2+作用下,凝胶形成致密稳定的三维网络,具备优异的自愈性、可塑性和持水性,并能在酸性条件下保持结构稳定。该体系对姜黄素的包埋率达79.52%,显著提升了其在储存、加热和紫外环境下的稳定性,同时实现了在胃中保护、在肠道控释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CSEG不仅为姜黄素递送提供了高效载体,也为天然多糖在功能食品和口服药物中的应用开辟了新方向。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5.14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