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食品伙伴网学习平台!
| 返回食品伙伴网 | 学生平台
 

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侯红漫教授团队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10  来源:大连工业大学  浏览次数:89
 近日,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朱蓓薇院士团队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Q1,IF=13.2)发表题为“Pectinase-responsive UiO-66-COOH/pectin coating system for targeted release of potassium cinnamate: A novel strategy for smart fruit preservation"的研究性论文。毕景然副教授为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李锦龙为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YFD2101000)的资助。

背景介绍

在全球范围内,食物浪费已成为严峻的挑战,新鲜水果和蔬菜因微生物污染导致腐败的问题尤为突出。肉桂酸钾(PC)作为一种生物相容性优良的防腐剂,虽具备显著抗菌潜力,但直接添加于食品中存在消费者接受度的限制。因此,将其嵌入可控释放型包装体系,成为降低防腐剂用量并提高抑菌效能的可行途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因其高比表面积、可调孔结构及优异负载能力,在食品活性包装中展现出广阔前景。在众多MOFs中,UiO-66因具有卓越的生物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而被广泛研究。它由锆离子与对苯二甲酸配位形成,可通过引入混合配体(如1,2,4-苯三甲酸)进行羧基功能化(UiO-66-COOH),进一步增加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增强对生物活性分子的负载能力。近年来,刺激响应型释放系统因其高度特异性与可控性受到广泛关注。酶触发释放系统利用果蔬腐败过程中微生物产生的酶(如果胶酶、纤维素酶等)作为刺激信号,实现防腐剂的精准释放,既可有效抑制微生物增殖,又能减少防腐剂的非必要释放。本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创新性地构建了一种果胶酶响应的智能释放系统(UiO-66-COOH@PC/Pec)。通过羧基化UiO-66实现高容量PC负载,并借助果胶“门控”机制防止泄漏,在腐败微生物分泌果胶酶的刺激下触发定向释放。该策略不仅提升了防腐剂利用效率,也为开发新型食品包装材料提供了重要理论与实践依据。

成果介绍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羧基化金属有机框架(UiO-66-COOH)的智能控释系统,通过果胶(Pec)和UiO-66-COOH发生酯化反应,包覆负载肉桂酸钾(PC)的载体(UiO-66-COOH@PC/Pec),实现了对水果腐败微生物的抑制。其核心机理在于:果胶酶存在下,可降解包裹在载体外部的果胶层,“打开”孔道并触发PC快速释放;而无酶条件下PC则被有效锁存,避免无效流失。该系统展现出显著的抗菌防霉性能,对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及常见真菌均具有持续抑制作用。在草莓保鲜实验中,该涂层成功将果实保质期从2天延长至5天,有效延缓了品质劣变,同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水溶性,易于清洗,兼具高效性与安全性。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5.168629
13-25-18-52-1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