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兽医学2001年通过国务院、四川省学位委员会的评审批准获得授予权,经过近十年的建设,本学科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学术造诣深、学缘结构合理的学术群体。该专业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46岁以上教师3人,36—45岁4人,35岁以下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学位者1人。教师分别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该学科始终以提升专业研究的综合实力为目标,注重师生科研动手能力,突出研究特色,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以来,本学科教师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部,在《中国兽医学报》、《中国兽医杂志》、《中国预防兽医学报》、《中国中药》、《中国医学工程》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160余篇。承担各级科研课题30多项,其中主持国家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8项,年支配科研经费20多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等奖10项
本硕士点是研究动物组织细胞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疾病发生及药物治疗作用的学科。本学科由原动物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和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组合而成。学科以整体研究为主,并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是兽医学一级学科的基础。此外,该学科还直接服务于畜牧学,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的发展所必需,也是人类医学卫生科学和基础生物学的重要相关学科。本学科开设现代生理学、生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制剂学、分子生物学等理论和技术课程,近年增设了药事管理学、新药研发等课程。截至目前,本专业已培养硕士研究生70多名,有在国内外继续深造和分布在国内外党政机关、高校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目前本专业主要设有:新药研发及新药的药理、毒理学研究,实验、临床家畜生理、生化与病理研究,民族药、制剂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药物与食品安全控制研究四个方向,覆盖了基础兽医学的基本理论,体现了基础兽医学优势与特点。欢迎各位考生与基础兽医学师生共同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