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食品伙伴网学习平台!
| 返回食品伙伴网 | 学生平台
 

中国农业科学院|肉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创新团队揭示了表征羊肉食用品质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关键生物通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06  浏览次数:90
   优质肉生产一直是产业界关注的热点,对新“三品一标”实施和特质农品品牌打造具有重大意义。食用品质是消费者判别肉品质的重要依据,畜禽宰后肌肉转化为肉的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它们是如何影响肉品质变化,以及决定肉品质的关键物质不清楚。本研究采用TMT定量蛋白质组学结合PRM靶向蛋白质技术和免疫印迹法鉴定影响和决定宰后羊肉食用品质的关键物质。结果表明,磷酸甘油酸激酶1(PGK1)、β-烯醇化酶(ENO3)、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1)和肌球蛋白调节轻链2(MYLPF)可作为表征羊肉食用品质的生物标志物,糖酵解、氧化磷酸化和肌肉收缩途径是影响宰后羊肉食用品质的关键生物通路。本研究确证了表征羊肉食用品质的生物标志物,从分子层面解析生物标志物表征羊肉食用品质机制,为优质羊肉判别和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Meat Science》(JCR一区,IF=7.077)上。中比联合培养博士生黄彩燕为论文第一作者,张德权研究员和王振宇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2021BBF02037)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2022-IFST)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meatsci.2023.109126

2023年2月3日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