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内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从事食品及相关领域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质量检验、工程设计等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为研究生培养输送合格人才。
二、培养规格(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知识要求:专业基础知识:食品工程和食品科学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和经济管理知识;专业知识:食品科学、食品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能力要求:掌握食品资源特征、储藏加工、生产管理、品质检验、安全监督等基本实践技能;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研究、开发、设计食品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工程要求:受到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了解国家对食品行业生产、设计、研究、开发、环境保护、安全监管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正确认识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素质要求:具有终身学习、适应发展的认识和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国际视野
三、学制、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1.学制:四年
2.修业年限:3~6年
3.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及相近专业
1.主干学科:轻工纺织食品类
2.相近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
五、培养方案总体规划
课程学时、学分分配(略)
六、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要求
1.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和鼓励大学生发展个性,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活动、科技竞赛、素质拓展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和艺术修养,在本科学生中设立“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
2.“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化是根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所制定的第二课堂培养计划,鼓励和倡导本科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并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状况全面纳入培养方案中学分管理。
3. 学校规定,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完成10个“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后方可毕业。具体要求参见《大连工业大学“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
七、毕业要求
按照指导性教学计划,学生毕业需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识课程65.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55.5学分,选修课程10学分(限选3学分、任选7学分);学科基础必修课程29学分;专业课程41学分,其中必修课程33.5学分,选修课程7.5学分;实践教学40学分;创新能力10学分(限选5学分、任选5学分);共计185.5学分。同时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八、毕业生去向
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还包括与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的进出口、科学研究、教育、安全管理、卫生监督等部门,从事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品质控制、产品销售、工程设计、教育教学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