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系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本科专业,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于1981年,是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招生最早的专业,拥有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教育部第二批授权招生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食品系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学科发展为支撑;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优化专业结构,适应社会需求;建设师资队伍,增强综合实力的办学思路,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基础知识扎实、专业适应面广、具有创新意识、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一、 师资队伍
食品系有教职工18人,其中正教授5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
1 . 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 人
贾英民教授
2 .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3 人
贾英民教授教育部食品与营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陈辉教授教育部轻工与食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李巧玲副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与营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分会委员。
3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 2 人
贾英民教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
李兴峰副教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兼青年委员
4 . 河北省省级教学名师
贾英民教授
5 . 河北省优秀教师
陈辉教授
6 . 双十双百双千人才
牟德华教授
二、质量工程
2001年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系被评为全国二十大食品工业教学与科研机构;2008年成为河北省食品加工创新高地,同时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成为河北省特色专业;2009年建立了校级“食品安全与营养教学团队”;2010年“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获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立项;2012年“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获河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立项。
先后承担完成了10项教育部教育指导委员会项目、河北省和学校教学研究项目,目前有4项国家级教研项目在研;已经出版高校教材15部;承担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食品安全概论》;其中《现代营养学》被评为石油与化学学会优秀教材二等奖和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功能性食品》和《食品分析》被评为河北科技大学的精品课程。
三、实践教学
食品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逐步形成了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兼有基础研究的科研工作格局。
主要的实践教学包括:军训、社会实践、金工实习、专业认识实习、食品原料生产环境实习、毕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现代食品检测技术实验、专业综合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实习基地有: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河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河北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河北惠康食品集团、河北凯隆达食品有限公司、河北黑马粮油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方北村无公害蔬菜基地等。
四、科研情况
近三年来,共承担国家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课题16项,其他纵横向课题30多项。获省部级奖励8项,其中贾英民教授主持的“特种优良发酵菌种选育及高效发酵剂研制”和“农产品加工用高效微生物菌种培育及菌种资源库建设”分别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牟德华教授主持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农副产品深加工中的应用研究与示范” 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取得鉴定成果16项;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成果3项,近三年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SCI、EI收录近20篇。
五、学生考研及就业情况
2006、2007、2008级食品系本二学生考研率分别为39%、38%和40%。
考取的院校主要有:中国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上海健康所、北京理工大学、西南大学、江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燕山大学、大连海洋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科院海洋所、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天津医科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武汉病毒所等。
近三年的就业率分别为99%、100%和98%,学生基本上都能找到较满意的工作。
主要就业单位有:涿州市药监局、涿州市卫生局(2008级学生有4人进入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属的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监督所,1人进入涿州市卫生局)、华药集团、广东喜之郎集团有限公司、天津伊利乳业公司、南京雨润集团、齐鲁制药、中粮(衡水)生化有限公司、廊坊伊利乳品有限公司、好丽友、鸯兴科技、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药业、衡水老白干、保定味群、张裕葡萄酒、伊利酸奶事业部、石药集团、神威药业、今麦郎、秦皇岛紫竹药业有限公司、亚峰肉类有限公司等。本系学生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灵敏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深受这些企业领导、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六、专业介绍
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食品科学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能从事食品、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及食品工程设计、品质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同时本专业也培养更高层次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食品化学、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技术原理、食品质量管理学、食品工厂设计基础、食品工艺学、现代食品高新技术、功能性食品、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安全学等课程。
毕业生去向:毕业后可进入各类食品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海关、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技术监督部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卫生防疫部门、商检部门、社区保健咨询部门、餐饮等部门工作,成绩优秀者可出国深造或国内硕博连读等。
学 制 :四年
学 位 :工学学士
2.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食品安全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熟悉国内外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能从事各类食品及食品原料的质量安全控制及分析检测、无公害食品生产模式设计、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及监督管理、食品污染控制、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卫生原理、现代食品检测技术、动植物检疫检验、食品加工中的安全控制、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原料生产安全控制、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生物安全与污染、食品质量管理学、农用化学基础、食品法规与标准、食品与环境科学等课程。
毕业生去向:毕业后可进入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技术监督部门、卫生防疫部门、商检部门、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生产管理部门、各类食品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海关、餐饮等部门工作,成绩优秀者可出国深造或国内硕博连读等。
学 制 :四年
学 位 :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