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测、监督和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行政管理、进出口食品的监督检验、食品生产和流通中的质量安全控制以及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和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食品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加工等方面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备食品质量控制、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安全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掌握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
2.掌握食品安全检验项目的分析和检测方法;
3.具有食品质量监督与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4.熟悉食品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食品储运、加工、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信息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学制、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1.学制:四年
2.修业年限:3~6年
3.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及相近专业
1.主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2.相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五、培养方案总体规划
课程学时、学分分配(略)
六、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要求
1.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和鼓励大学生发展个性,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活动、科技竞赛、素质拓展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和艺术修养,在本科学生中设立“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
2.“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化是根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所制定的第二课堂培养计划,鼓励和倡导本科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并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状况全面纳入培养方案中学分管理。
3. 学校规定,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完成10个“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后方可毕业。具体要求参见《大连工业大学“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
七、毕业要求
按照指导性教学计划,学生毕业需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识课程65.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55.5学分、选修课程10学分(限选3学分、任选7学分);学科基础必修课程29学分;专业课程44.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37学分,选修课程7.5学分;实践教学36学分;创新能力10学分(限选5学分、任选5学分);共计185学分。同时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八、毕业生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适于从事各类食品及农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卫生管理、监督和检测以及内外贸企业的商品卫生质量管理与监督等工作;也可从事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能胜任食品企业、卫生防疫、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监督和工商行政管理等机构内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或攻读食品科学、营养卫生及其它相关专业硕士学位。